怀化市地暖硅晶网在工程中的固定方法
你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地暖硅晶网在工程中的固定方法

在地暖工程中,硅晶网的固定质量直接影响地暖系统的稳定性和散热均匀性,其固定方法需结合基层处理、材料特性及施工规范,具体如下:

 

一、固定前的基层准备

 

- 基层清理:

铺设硅晶网前,需清除地面浮灰、油污、空鼓砂浆等杂物,确保基层平整(误差≤5mm/2m),凹凸处用水泥砂浆修补找平,避免硅晶网因基层不平整导致局部悬空。

- 防潮层铺设:

若基层为混凝土楼板,需先铺设一层防潮膜(PE膜,厚度≥0.3mm),防潮膜搭接宽度≥10cm,并用胶带密封,防止潮气渗入硅晶网下方影响固定效果。

 

二、硅晶网的常规固定方式

 

1. 卡丁固定法(常用)

 
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挤塑板(XPS)或聚苯板(EPS)保温层上的硅晶网固定。

- 操作要点:

- 卡丁规格:采用塑料膨胀卡丁(直径8-10mm,长度根据保温层厚度选择,如2cm保温板配5cm卡丁),卡丁头部需有圆形垫片(直径≥2cm),增大与硅晶网的接触面积。

- 固定间距:

- 硅晶网平面固定:按30cm×30cm间距梅花形布置卡丁,确保网格布平整无褶皱;

- 边界固定:距地面边缘10-15cm处增设一排卡丁,防止硅晶网边缘翘起。

- 施工步骤:

1. 将硅晶网铺设在保温板上,用人工拉伸至平整,避免局部松弛;

2. 用卡丁枪将卡丁穿过硅晶网网孔,打入保温板及基层(若基层为混凝土,需打入深度≥2cm),确保卡丁牢固嵌入。

 

2. 粘结剂固定法

 
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基层为水泥砂浆或石膏找平层,且硅晶网需与基层直接粘结的场景(如超薄地暖系统)。

- 操作要点:

- 粘结剂选择:采用水泥基粘结剂(或专用地暖网格布胶),按比例加水搅拌至膏状,不得添加沙子等填料。

- 涂抹方式:

- 满粘法:用锯齿抹子在基层上刮涂粘结剂(厚度2-3mm),随后铺设硅晶网,用抹子压入粘结剂中,确保网孔内填满浆料,表面无空鼓;

- 点粘法:按50cm×50cm间距在基层上涂抹直径10cm的粘结剂圆点,铺设硅晶网后轻压固定,适用于基层平整度高的场景。

 

三、特殊节点的固定处理

 

1. 伸缩缝处固定

 

- 处理方式:

当地暖面积超过30㎡或边长超过6m时,需在硅晶网对应位置预留8-10mm伸缩缝,硅晶网在缝两侧分别固定:

- 缝两侧10cm范围内加密卡丁(间距20cm),防止硅晶网在伸缩缝处位移;

- 缝内填充弹性材料(如PE棒),硅晶网边缘用粘结剂与弹性材料临时固定,避免翘起。

 

2. 管道交叉处固定

 

- 操作要点:

地暖管穿过硅晶网时,需在管道两侧5cm处用卡丁固定(每侧至少1个卡丁),并将硅晶网网孔用扎带与管道绑紧(间距≤30cm),防止硅晶网因管道热胀冷缩导致移位。

 

3. 墙角及柱根固定

 

- 加强固定措施:

墙角、柱根等阴阳角处,硅晶网需沿墙角上翻10-15cm,并用卡丁在墙根10cm处加密固定(间距25cm),同时在翻折处用粘结剂涂抹压实,避免硅晶网卷曲。

 

四、固定质量控制要点

 

- 硅晶网铺设要求:

铺设时需保证硅晶网无折叠、无破损,搭接宽度≥10cm(网边对齐),搭接处用卡丁固定(间距≤20cm),防止搭接缝开裂。

- 卡丁深度检查:

固定后用手轻拉硅晶网,卡丁不得松动;若基层为保温板,卡丁需穿透保温板并嵌入基层≥1cm(混凝土基层)或≥0.5cm(砂浆基层)。

- 平整度校准:

固定完成后用2m靠尺检查硅晶网表面,凹凸偏差≤3mm,局部翘起处需补加卡丁或粘结剂压实。

 

五、注意事项

 

- 严禁高温施工:

环境温度>35℃时,粘结剂易快速干燥,需在固定后2小时内洒水养护,避免粘结剂开裂;低温环境(<5℃)需使用防冻型粘结剂,卡丁固定后用保温膜覆盖保护。

- 材料匹配性:

硅晶网规格需与地暖系统匹配(常用网孔尺寸5cm×5cm,丝径0.4-0.6mm),过密网孔会影响混凝土填充层流动,过疏则固定效果减弱。

- 后续施工保护:

硅晶网固定后严禁直接踩踏或堆放重物,混凝土填充层施工时需用平板振捣器缓慢振捣,避免振捣棒直接接触卡丁导致松动。

 

通过规范固定工艺,可确保硅晶网在地暖工程中有效分散地面应力,防止填充层开裂,同时保证地暖管的位置稳定,提升系统整体安全性。


下一条:怀化市暂无